案908 在另外一間醫院於 1/23 被案889 傳染,雖然是先前匡列的範圍,但擴大至第二間醫院確定發生「醫院內感染」,的確蠻令人擔心。
有了部桃醫院的經驗,指揮中心在 1/24 案889 確診後,開始匡列案 889 到第二間醫院看診時的相關接觸者,並在 1/26 匡列到案908 居家隔離,1/29 採檢,1/30 確診,無任何症狀,Ct 值 20,表示還未發病或發病初期,病毒量高,具有傳染力,同時暗示了兩個可能的風險:
1. 第二間醫院內發生病毒傳播的風險
2. 案908 被匡列居家隔離前,導致社區傳播的風險
雖然根據疫情指揮中心的說法第二間醫院已經完成消毒並隔離相關接觸者,但戰線確定擴大,再次增加爆發社區疫情的風險。戰爭時最忌諱謠言動搖軍心,指揮中心不公布醫院名稱的用心可以理解,然而,網路上各種謠言不斷,平鎮地區醫院幾乎都被點名過,導致人心惶惶,容易被有心人士利用挑動社會不安氣氛,因此,建議指揮中心,考量這次桃園地區疫情的規模和擴散的情況,或許可以考慮公布第二間醫院名稱,遏止謠言紛擾,相信以台灣國民的成熟度,應不至於標籤化醫院、造成歧視。
從桃園院內感染事件擴散的速度可以知道, COVID-19 的傳染力就是這麼驚人。網路上一直有人在散佈醫院隱匿肺炎病人的實際病情,蓋牌不做篩檢,掩飾台灣有大批感染者的事實,若真是如此,沒有大規模隔離相關接觸者,各大醫院早已因為院內感染淪陷,出現數量驚人的死傷;若有大規模隔離相關接觸者,消息早已傳遍台灣,根本不可能掩蓋。
台灣這次防疫作戰格外辛苦,除了要對付無形的病毒,還要面對國內某群人不斷造謠,企圖撕裂團結。我們可以做的是,看到網路上或群組內不明來源或未經證實的消息時,不要隨意轉傳,先查證和思考,審慎分析消息的合理性,不要讓不實的消息破壞過去一年好不容易建立的台灣防疫奇蹟,因為人心的團結是防疫最重要的基石,唯有團結一心,才能在漫長的病毒戰爭中取得最終的勝利!
「桃園醫院群聚增4例,其中案908陪媽媽在桃園另一家醫院就醫時,被案889傳染。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證實,此為今年第2起院內感染事件,將擴大匡列接觸者,並採檢醫護。
案889於1月8日至11日期間因病到桃園醫院住院。案889為桃醫12A病房的出院病患,1月16日至18日期間有出疹,到桃園另一家醫院就醫後症狀改善,20日起出現發冷、疲倦等症狀,23日因其他疾病再次到該醫院就醫,因量測體溫發燒即隔離採檢。
由於案889一開始是在桃園醫院被感染,後來再到另一家醫院看診,在門診候診區和案908接觸約20分鐘造成感染,因此將案908列為桃園醫院群聚案的案例之一,但也將此起事件定調為桃園第2家醫院的院內感染。
根據較嚴謹的定義,只有在病人住院期間被感染者傳染,才屬於院內感染,但為求謹慎、讓民眾容易理解,因此擴大定義範圍,將這次傳染事件定調為院內感染。
案889於1月24日確診後,指揮中心已緊急消毒該醫院,並匡列1月18日、23日曾和他在桃園另一家醫院就診前後小時的接觸者,共157名病人、3名陪病者;直到1月26日,匡列到案908,1月29日進行採檢,今天確診,已經透過疫調掌握足跡。
因應案908確診,後續將對曾接觸過的醫護進行採檢,並將1月18日、23日上午曾到過同一個門診候診區的病人和陪病者通通匡列為接觸者,進行居家隔離,至今共匡列242人,把任何可能的感染者都納入防火牆內,即便發病也都守在家戶裡,切斷傳播鏈。
案908確診時的Ct值為20,病毒量偏高,至今沒有症狀,從接觸到檢驗出來約6天,目前有可能才剛剛發病或還沒發病,必須透過後續Ct值高低才能進一步研判,後續也會調閱監視錄影器了解究竟是如何傳染的。
不過,由於案908是在桃園另一家醫院被感染,是否屬於另一起醫院群聚事件。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醫院已於第一時間完成消毒,感控上沒有問題,目前研判都還在防火牆內,不用公布醫院名稱,160多名接觸者也都展開隔離。」
新聞連結:
1.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1305007.aspx
2.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1300116.aspx